◎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曾表示。
据悉,在日本光伏市场,主要有两种质量认证:由日本太阳能光电协会颁发的日本住宅顶部太阳能系统JPEC认证和日本电气安全环境研究所JET颁发的太阳能组件JET认证。1854年,美国强迫日本开放对外贸易,结束了日本两百多年的闭关锁国。
质量认证一票难求申请认证的中国企业排起了长队,为了尽快成功打开日本市场,企业开始寻求变通。据悉,日本购买组件的渠道有如下几类:一级分销商如住友、三菱等;专业太阳能分销商如Green tech等;建筑公司如大和房屋、高岛等;电器商如东芝等;另外还可以跟建材商购买。在遭遇欧洲特价票售罄(补贴削减)和美国票价飞涨(双反)之后,中国光伏企业终于等来了日本光伏市场又好又快的新干线。而那些仍在苦苦等待认证门票的企业,则可以选择成为日本企业的代工厂。其实早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核危机伊始,一些精明的中国光伏企业家就已经预测到光伏电站在日本的新机会,并开始着手购置日本郊外无人问津的荒地如今早已成为各大新能源企业竞相争夺的宝地。
乐观估计,在日本进行光伏电站投资的收益率将达到20%以上,远高于全球其他市场10%左右的平均水平。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大部分晶体硅生产工艺性能仍有差距,生产成本明显偏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够强。
一是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光伏发电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支撑。二是受需求不足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光伏产品生产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同时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我国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国外企业,我国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的成本在每公斤50美元以上,明显高于目前国际多晶硅市场20美元~30美元的价格,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的营利能力大幅降低,大部分企业开始亏损。(作者系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因此,今后相当长时间,我国光伏产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主要依赖国际光伏市场的状况难以持续,必须着力扩大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基本的支撑。
因此,近期在用户侧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符合目前光伏发电的技术状况,应该给予重点支持。如2000年全球光伏发电容量为146万千瓦,到2011年底,全球光伏发电容量达到了6740万千瓦,近10年来全球光伏发电装机的年均增长率达到50%以上,其中欧洲国家的光伏发电市场占75%以上。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国际光伏发电建设市场增长乏力,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光伏产品主要依赖国际市场的状况难以持续,光伏产业发展已到了重要的调整时期。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产品过剩和激烈竞争的推动下,多晶硅和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多晶硅价格由2010年每公斤50美元~90美元下降到了20美元~30美元,降幅超过60%。到2011年年底,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已达到6740万千瓦,特别是德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容量已达到2470万千瓦,光伏发电量已占到其总发电量的3%,为全球光伏发电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受目前电力管理体制的制约,分布式光伏发电很难得到规模化应用,转而都去投资集中式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
与此同时,我国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到欧美等光伏电站建设较多的发达地区,出口量占到我国光伏电池生产量的90%以上。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大量消费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应该由用户自行建设或与相关投资者合作,利用建筑物顶部或附近空闲土地安装小型光伏系统,所发电量主要满足用户自身用电需要,多余电量上网,并与电网进行电力交换,由电网提供备用服务。国家和企业都应加大对光伏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建立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使产业在技术、设备、工艺等方面不断进步,推动光伏产业从材料到系统全产业链的技术提升和创新,实现高端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以及应用技术的突破。
如国际多晶硅市场价格已由2010年的每公斤50美元~90美元下降到目前的20美元~30美元,而我国大部分多晶硅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均明显高于这个价格,很难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生存。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曾是典型的三头在外产业:一是光伏电池的生产设备主要从国外进口。
同时,也要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淘汰技术落后企业,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几家企业集团,改变目前主要依赖国外的产业模式,最终形成立足国内市场、服务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光伏产业体系。三是光伏发电的出力特性与用电负荷特性相吻合。
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资源丰富,且不会枯竭,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一般来讲,光伏发电在太阳光照最强的中午时段出力最大,而此时也正是用电的高峰时段,这可以有效减轻电力系统的调峰压力,有利于优化电力系统运行,节约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使我国光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前所述,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市场都主要依赖国外,国际市场对我国光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也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光伏产业技术研发和装备能力,培育自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产业体系。二是多数企业经营困难。
一是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今后几十年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能源的主体。
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了2000万千瓦,占到全球光伏电池产量的60%以上,形成了从晶体硅提纯、电池生产、组件封装、系统集成等完整的光伏产品制造产业链,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大国。目前,德国光伏发电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3%,如果目前我国光伏电量占到我国总用电量的1%,我国需光伏发电量470亿千瓦时,需安装光伏容量3000万千瓦。
从理论上讲,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可以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特别是光伏发电过程不耗水,光伏电站建设不受水资源制约,可以在任何空闲土地上、特别是可以在沙漠土地上建设光伏电站。三是要加强光伏发电技术的研发,提高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或者说至少在近期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光伏发电的成本会大大低于常规能源发电,利用西部土地资源丰富和太阳能资源条件好的优势,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向中东部负荷中心送电,也是可能的。因此,电网企业对于任何影响其售电量并影响其收益的行为都会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关键零部件、主要辅助材料领域的技术引进、吸收和消化能力,巩固和发展核心竞争力。三是产业过度依赖国外。
可以说谁真正掌握了光伏发电技术,谁就会掌握未来能源发展主动权。从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太阳能电池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快速增加。
[page]培育自主产业体系是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体系。如果将2000万千瓦分摊到各省(区、市),每个省(区、市)的量都只有几十万千瓦。
目前,制约光伏发电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因素是成本仍相对较高,促进光伏发电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需要合理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要真正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太阳能光伏发电优势明显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材料吸收太阳光辐射能直接发电,没有机械运动部件,发电过程无污染、无噪音,特别是其独特的模块化结构,适合任何规模的电力生产,既可以建设集中大型光伏电站,又可以因地制宜地安装小型分布系统。要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需要改革电力管理体制,实现输电和供电的分离,开放用户端电力市场,把电网企业变为提供输电服务的专门公司,以输送的电量多少作为盈利的基础,建立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机制,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全球的重视。三是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外。
应鼓励用户积极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营造千家万户安装和使用光伏发电系统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并最终形成社会用电量增加、而由电网供电的量减少的情形。二是晶体硅材料主要从国外进口。
许多国际机构研究认为,太阳能将是未来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将占到全部能源消费的50%以上。二是光伏电池安装建设简单,装机规模灵活,运行管理方便,特别是没有任何运动部件,既可以利用空旷场地进行建设,也可以与建筑结合建设,几乎不需要进行运行维护,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近年来,为了启动我国光伏发电市场,采取特许权招标方式启动了大型光伏发电的建设,以常规电站建设和管理方式建设大型光伏电站,这对推动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到我国届时总发电量的3%,需光伏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需安装光伏容量2亿千瓦。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4-05 12:17天狐定制
2025-04-05 12:02天狐定制
2025-04-05 11:53天狐定制
2025-04-05 11:39天狐定制
2025-04-05 11:18天狐定制
2025-04-05 11:08天狐定制
2025-04-05 11:02天狐定制
2025-04-05 10:46天狐定制
2025-04-05 10:23天狐定制
2025-04-05 09:53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